电池如果被不受保护的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将对锂电池的正负极造成永久的损坏。从分子层面看,可以直观的理解,过度放电将导致负极碳过度释放出锂离子而使得其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过度充电将把太多的锂离子硬塞进负极碳结构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过度放电会使负极板的铜电镀到正极上,破坏正极的微观结构。
通常控制2V电压为放电下限,脉冲放电限制到5C电流30s以内。恒流放电用3C电流,到2V截止。
放电工作限制在-20~+60C,充电电流限制在0~45°℃.
锂电池要比铅酸蓄电池°娇气",合理工作条件比较严格,这也是锂电池为什么通常配有配套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原因。
通过对蓄电池放电特性的分析可知,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当放电到相当于终点放电的电压出现时就标志着该电池已放电终了。依据这一原理,在控制器中设置电压测量和电压比较电路,通过监测出终点放电电压值,即可判断蓄电池是否应结束放电。对于开口式固定型铅酸蓄电池,标准状态(25℃,0.1C放电率)下的放电终了电压(终点放电点电压)约为1.75~1.8V。对于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标准状态((25℃,0.1C放电率))下的放电终了电压约为1.78~1.82V。在控制器里比较器设置的终点放电电压称为“门限电压"或"电压阈值"”。